close


<內容介紹>

*15歲少女再次掀起日本的純愛風潮,小學館文庫小說獎最年輕得獎者
*比綿矢莉莎更受矚目的新銳作家,NHK與朝日新聞爭相報導
*首刷10天銷售一空,火速再版
*一封備受矚目、令人動容的最終情書!

只是單純地愛一個人,只是想永遠跟那個人在一起……
曾以為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,不料竟是如此困難。

小說獎的評審說:「河崎愛美的小說讀起來有種不可思議的平靜感,描寫出近乎透明的戀愛,又美又無奈。」

文學評論家?藤本由理香說:「她的作品具有纖細的感性,文字輕巧好讀,年輕作家將繼續活躍!」

透過相機的觀景窗,你曾看到過什麼?有看到我嗎?
曾經你讓我看到動容的美麗事物,這次我將透過自己的眼睛來尋找。
希望有一天,可以發現你所熱愛的世界。

一張照片,讓女孩與男孩相遇了。
緩緩飛向空中的泡泡──名為「想念」的攝影作品。
初相遇的瞬間似乎就注定了兩人的結局。
如果真的有注定這種事,或許注定的不只是相遇而已……

一段猶如泡泡般美麗而夢幻的思念。
一個讓人動容的純愛故事。
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的──純真年代的純粹愛戀。



<作者介紹>

河崎愛美
一九八九年二月出生於日本東京。十四歲時參加地方的小說獎比賽,獲得了新人獎。二○○五年一月,十五歲時榮獲第六屆小學館文庫小說獎,是該獎最年輕的得主。這本創作是既《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》《現在很想見你》之後,重新掀起日本的純愛風。而她才十五歲就獲得文學獎,更引來NHK與朝日新聞等媒體爭相報導。




以上轉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57525







出版社 / 方智
出版日期 /  2007.03.26
台科大圖書館找書 /  C203527   861.57 469.3
ISBN: 9789861750583 





<我的話>

看完這本書,我深深的覺得我年紀真的大了。
不過,看完之後的後遺症是一直想起過去很多、很多的事情。
說實在,這本書的書名一開始非常的吸引我,差一點就失手在博客來買回來,還好沒有(呼)這本真不是我這年紀會覺得好看的了。

非常八股的第一人稱,老實說,有時候我會害怕這樣的觀點,因為很容易就被主觀的想法給牽引。
(事實是,感情這東西本來就是主觀的)

一開始他就點明,男主角死了。
利用寫信給遠在天邊的他,訴說他們相遇的過程。
嗯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年紀大了還是受了奇奇怪怪的觀念的影響,我真的覺得女主角好花癡啊!
我當然知道女孩兒在談戀愛的時候,總不免敏感、多感、會有猜忌、會有各種戀愛中的酸甜苦辣,但是千千萬萬不要去猜測別人的心意啊。

書中的男主角是個靦腆少話的設定,關於他們之間的互動,我認為很多部份都是女主角自己加油添醋而有的情緒反應。
比如說,男主角可能送了一張照片給他,女主角就會說:這是你給我的答案嗎?原來我在你心裡是這樣的感覺,原來我們有相同的心意,八拉巴拉,點點點,等等等,雖然行動常常可以替代言語,但是對於不是自己的思想的臆測,太多就呈現花癡的狀態啊!
人家什麼都沒有說,如果把自己的意識加諸於別人的行為之上,很容易把過多的期待放到對方身上,當期待落空的時候,就只能按自哭泣了。
書的前三分之一大概都是女主角的自導自演,他把所有他遇到的事情都合理化,我甚至抓出他不合理的設定,比如說他明明是跟男主角在通信,但是為什麼後來還要查對方住址(我是猜測寄信住址是攝影社之類的)。
每次看到女主角說:[我知道你…」、「你一定會…」、「我相信你是…」的時候,心中總是一把怒火,可以不要這樣自欺欺人嗎?!(莫名激動)

不過,既然是愛情小說,當然就是要兩位主角是有兩情相悅的狀態,雖然我不認為他們之間有多深刻,倒是認為是女主角找到了她認為的知音(不一定是被男主角本身的特質吸引),因為女主角能夠有出口,所以對於這樣被安慰、能傾訴的狀態所吸引;而男主角利用無聲的相片得到知音,看得懂他作品的知音,這還比較可貴呢。
但如果這是真實的男女交往狀態的話,可能在戀情開始的前半段都是這樣吧,總是有一個人喋喋不休,一個人默默傾聽,總是有人願打願挨。

「對於每個行動如果都要賦予意義,未免過於愚蠢。有些事就算是想破頭,也不見得能找到答案。因為沒有答案而苦惱,這樣的行為也是浪費時間。(…中略)沒有意義也無妨,不用非得要有理由才行。」
對於喜歡把所有行為都賦予意義的我來說,這句話簡直是當頭棒喝。(這應該就是本書唯一打動我的吧)
賦予意義這件事情,其實是我不想讓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的一個藉口,事實上,很多事情的發生真的不需要意義,因為有了意義搞不好會成為另一種沒意義。

後半段描寫男主角死去、女主角傷心難過得部分,我倒是覺得比前面的花癡行為來的好。
可能因為我每次在悲慟的時候,我總是找不到適合我當時的心情的文字來表現,所以每當我看到有人可以很精準的寫出我的感受時,更能夠心有戚戚。
我想也有可能是作者想用這種反差把劇情拉到高潮吧。
為了一個以經逝去的人而努力,這樣流於俗套的劇情已經很多、很多,我想是有一種化悲憤為力量的牽引,讓這種芭樂劇情總是高而不下吧。

但我喜歡作者在描寫照片時候的文字,是帶有感情的,是有想像空間的。
畫面性這種東西,除非很直接的表現出來,不然一種說法可能會有一百種想像,每個人心中最好的畫面都是不一樣的。


還是看得出來是初出茅廬的新銳作家寫的書,比起有人生歷練、小說實戰經驗的小說家來說,這本書漏洞百出,太過執著於一個癥結點,還是有許多進步空間的。











新增項目
購入指數:
 
☆☆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萱子 的頭像
    萱子

    La vie est pleine de surprises à

    萱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